• 您的位置:
  • 首页 >
  •  行业动态 >
    • 中国石油“绿色发展报告”摘编

      发布时间:2015-06-03 14:31:14 阅读:0

       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石油把节能减排和安全环保作为提升公司价值和形象的战略性工程。

      中国石油始终坚持“以绿色的方式生产清洁能源”理念,制定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完善HSE管理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同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中国石油绿色发展上水平、上档次。

      在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石油于6月2日发布了首份“绿色发展报告”,展现了公司绿色发展理念及绿色转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石油报摘编报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坚持绿色发展战略

     

      致力于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一、大力发展天然气

      中国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作为实现企业绿色发展、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的战略重点,通过持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加快产能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天然气产量和市场供应能力,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做出巨大贡献。

      

      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

      近年来,中国石油持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天然气产量和生产供应能力,相继建成塔里木、青海、长庆和西南四大气区。2014年,中国石油国内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840亿立方米,国内油气勘探实现连续8年天然气储量超过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达954.6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推进管网建设,构建立体供应体系

      中国石油不断推进天然气骨干管网和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和市场有效连接与平稳供应,保障民用、公用事业和重点工业用户的用气需求;加快通道建设,拓展天然气进口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天然气立体化供应体系,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

      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石油运营天然气管道长度达到5.1万千米,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供气网络,并建成10座储气库(群)以及3个沿海LNG接收站。

      加大天然气供应,惠及5亿国民

      2014年,中国石油国内生产天然气954.6亿立方米,加上通过管道、LNG等形式进口的天然气,全年供应社会天然气总量达到1195亿立方米,增长8.1%,确保了城市居民、公用事业和重点工业用户安全平稳用气。

      此外,中国石油稳步发展天然气终端利用业务,积极推动电力、交通等部门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和原油,削减碳排放。在青海、四川等地建成LNG/CNG加工和储运设施及终端设施,并与相关企业联合研究提高燃气发动机能效。

      二、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活动正在向页岩气、煤层气、深海、铀矿等更具挑战的新领域和地域拓展,加强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试验和合作。

     

      三、加快油品质量升级

      中国石油针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省市拟提前实施国Ⅴ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要求,确定大连石化等6家炼化企业抓紧实施已确定的汽柴油质量升级项目,抓紧拟定新建或技改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在今年达标,满足质量需求。

      今年1月1日,中国石油正式供应符合标准的国Ⅳ车用柴油,并对重点地区供应足量国Ⅴ油品。

      而到目前,中国石油汽柴油加工能力为1.4亿吨/年。其中,汽油加工能力为5000万吨/年,汽油质量全部达到国Ⅳ标准,15%达到国Ⅴ标准。柴油加工能力为9000万吨/年,车用柴油80%以上具备国Ⅳ、国Ⅴ标准生产能力,普通柴油已基本达到硫含量50ppm标准。2014年,中国石油的汽油产量为3398.8万吨,其中国Ⅴ车用汽油产量为437.8万吨,国Ⅳ车用汽油产量2633.3万吨,出口汽油327.7万吨。柴油产量为6054.7万吨,其中车用柴油5855万吨,普通柴油(国Ⅲ标准)125.4万吨,出口柴油61.7万吨。

     

      四、有序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中国石油着眼未来,把发展新能源业务作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有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供应保障体系。

      积极应对气候发展变化

      一、减排二氧化碳

     

     

      到2015年,供应国内天然气为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量2.5亿吨,等效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减少25%。

      据测算,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每年7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折合9309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亿吨。

      调整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天然气、非常规油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提升能效。

      实行低碳生产

      生产中实行“十大节能工程”“十大减排工程”等措施。

      研发减排技术

      重点开展“中国石油低碳关键技术研究”、CO2捕集等系列技术成果及应用。

      开展社会合作

      建立碳交易市场;实施规模化林业碳汇。

     

      二、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应用

      清洁能源供应

      大力发展天然气及其终端利用;生产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Ⅳ标准。

      清洁能源应用推广

      在交通领域推广LNG替代车船燃料,削减碳排放。2011年至2014年,全国LNG燃料动力船舶实际改造和新建(含在建)数量为79艘(中石油约占50%),其中改造船舶57艘,新建(含在建)船舶22艘次。

      LNG基础设施建设

      相继在河北任丘、霸州及四川广安等地建成7座LNG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到14亿立方米;在山东日照建成中国首座高速公路LNG加气站;在广西建成投运首座LNG橇装加气站。

      三、控制生产过程碳排放

      中国石油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和能量系统优化技术的研发利用,通过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和“十大减排工程”,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中国石油响应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要求,加强节能目标考核和精细管理,持续推进“十大节能工程”。2013年实施重点节能项目63项,包括油田机采系统和地面系统的节能改造、污水余热回收利用、加热炉节能改造等,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成熟适用的节能新技术。加强炼化能量系统优化和节水技术研究,建立形成了中国石油“炼化节水技术评价方法”和“炼化节水技术数据库”。

      四、推动全社会碳减排 建立市场化节能减排

      中国石油通过控股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积极促进节能减排,让碳减排市场化、商业化,从而推动全社会的碳减排观念,建立社会碳减排体系。与此同时,中国石油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碳交易活动,借助市场化机制实现碳减排目标。

      2013年,中国石油在国际碳市的第三个碳交易项目——大庆油田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年预计售出二氧化碳减排量40万吨,实现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

      五、实施规模化林业碳汇

      中国石油积极发展林业碳汇交易,坚持全员参与植树造林,努力培育森林资源。所属企业积极开展造林绿化,2013年投入2900万元公益绿化资金,植树70万株。新疆油田继续完善10万亩碳减排林基地建设,宁夏石化主动承担地方3000亩沙漠治理任务。

      2008年至2012年,中国石油共植树2000余万株,新增绿地面积5000余公顷。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石油矿区生活基地绿化覆盖率达到40.53%。2012年,在全国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上,大庆油田、兰州石化荣获“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环保与发展相协调

      中国石油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多年来,努力通过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实现清洁生产。

      通过实施对标管理,积极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标,寻找差距,弥补短板,促进绿色发展。对建设项目开展全过程环境管理,推行前置环评试点,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中国石油建立了安全、及时、有效的污染综合预防与控制体系,对作业区临近江河湖泊或可能产生公共水环境污染的企业,实施水体污染事故三级预防与控制工程,降低水体污染风险。同时,全面实施环境立体化监控体系建设,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污染处理装置建设、科技攻关、设置奖励、加强监控、能源替代等方式加大污染减排实施力度。


    {dede:include filename=foot.htm/}